园区概况
更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,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、中国唯一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区、中国内陆首个人民币创新试点和引智试验区之一、河南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。郑州航空港区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、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、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、现代航空都市、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,是一个拥有航空、高铁、地铁、城铁、普铁、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。截至2023年,郑州航空港区实际管辖面积达到747平方千米,基础设施覆盖超过220平方千米,建成区面积超过110平方千米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常住人口621382人。
2013年3月7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(2013-2025年)》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立。截至2022年7月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辖5个镇、4个乡、8个街道。
2022年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8亿元,十年年均增长14.1%。
一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地址区位
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位于郑州市主城区东南25千米处,规划面积415平方千米,规划人口260万,被郑州市委、市政府确定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“副城”。综合分析航空货运、客运对要素资源的集聚作用,确立了“中流、北城、南工”的功能布局,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划分为中部、南部、北部三大片区。“中流”,就是以机场为核心,充分发挥综保区的带动作用,形成以国际贸易、出口加工、航空运输、航空服务为特征的航空物流集疏功能区;“北城”,就是在北部区域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区,形成商务商贸、科技研发、高端居住综合功能,打造生态、智慧、宜居新城;“南工”,就是在南部区域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,打造科技创新转化基地和航空关联产业发展区。
一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布局
1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间结构
以空港为核心,两翼展开三大功能布局,整体构建“一核领三区、两廊系三心、两轴连三环”的城市空间结构。
一核领三区:以空港为发展极核,围绕机场形成空港核心区。以轴线辐射周边形成北、东、南三区。
两廊系三心:依托南水北调和小清河打造两条滨水景观廊道,形成实验区“X”形生态景观骨架。同时结合城市功能形成三大城市中心:北区公共文化航空商务中心、南区生产性服务中心、东区航空会展交易中心。
两轴连三环:依托新G107、迎宾大道打造城市发展轴带,形成实验区十字形城市发展主轴。同时结合骨干路网体系形成机场功能环、城市核心环、拓展协调环的三环骨架。
2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布局
空港核心区:主要发展航空枢纽、保税物流、临港服务、航空物流等功能。
城市综合性服务区:集聚发展商务商业、航空金融、行政文化、教育科研、生活居住、产业园区等功能。
临港型商展交易区:主要由航空会展、高端商贸、科技研发、航空物流、创新型产业等功能构成。
高端制造业集聚区:主要由高端制造、航空物流、生产性服务、生活居住等功能构成。
三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
2021年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2.8亿元,同比增长12.1%,增速稳居郑州市第一;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174.5亿元,同比增长31%。其中,电子信息产业完成4110.5亿元,增长31.9%,占郑州市、河南省电子信息行业的比重分别达到95%、79%。
2021年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贸易企业销售额达2127.7亿元,同比增长24.3%。其中,限上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1473.5亿元,同比增长29.1%;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978.7亿元,同比增长22.4%。
2021年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245.6亿元,同比增长17.9%。其中,进口完成2226亿元,同比增长17.4%;出口完成3019.6亿元,同比增长18.3%。
2021年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签约项目34个,总投资额540亿元。实施重大建设项目359个,总投资4305.5亿元,高铁南站、机场三期、比亚迪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。
2022年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8亿元,十年年均增长14.1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7%,十年年均增长17.7%;工业总产值完成5358.4亿元,十年年均增长17.2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.6亿元,十年年均增长22.7%;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4707.8亿元,十年年均增长10.3%;货邮吞吐量完成62.5万吨,十年年均增长15.2%。
2023年7月30日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8亿元,同比增长9.6%。
四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交通运输
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打造成为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。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%以上人口和市场;2小时高铁圈覆盖4亿人的生活和消费。
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联通遍布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,获批首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是建设郑州-卢森堡“空中丝绸之路”的先导区,还是继北、上、广之后全国第四个国际邮件枢纽口岸。当前已开通客运航线214条,全货运航线44条,其中国际航线36条,通航城市57个。国际货运运力,全货机航线数量,航班量及通航城市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方阵,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。
在高铁网络方面,郑州航空港站规划16台32线,建筑总面积50万平方米,2022年6月20日正式开通运营,成为中国首个空铁联运的综合性货物集散中心、河南米字型高铁核心节点。
在公路网络方面,省域高速公路网2小时覆盖中原城市群主要城市,环形高速、快速通道紧密串联郑州“1+4”大都市区。区内已形成“三纵两横高速路网、“三横两纵”快速路网,可以实现“客运无缝隙零换乘、货运高效率快中转”。
(一)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铁路
1、郑机城际铁路:2015年12月31日,郑机城际铁路(郑州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城际铁路)开通运营。
2、豫机城际铁路:豫机城际铁路(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),与郑机城际铁路贯通,途经郑州市下辖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。
3、郑登洛城际铁路(待建):郑登洛城际铁路(郑州南站至登封至洛阳龙门城际铁路)东起郑州南站,经郑州新郑国际机场、登封市,西至郑西高铁洛阳龙门站,途经郑州航空港区、新郑市、新密市、登封市以及洛阳市伊川县和洛龙区。郑登洛城际铁路正线长度172千米。
4、郑许市域铁路:郑州航空港区至许昌市域铁路工程(郑州航空港区至许昌市域铁路),又称郑州地铁17号线、郑许线,该线于2017年12月开工,采用地铁系统,是郑州航空港区内“L”型走向的一条轨道交通骨干线,北起郑州航空港区东北部商贸商业次中心的蔡家站,南端止于京广高铁许昌东站,线路全长66.5千米,全线共设36座车站,其中规划换乘站7座,功能定位为郑州市域放射快线。该线为双线设计,设计速度为120千米/时。郑州段车辆采用B型车,6节编组;许昌段车辆采用B型车,4-6节编组混编。该线衔接郑州航空港区、新郑市、长葛市、建安区等4个区,地跨郑州和许昌两座地级市。 [75]
2023年12月28日,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工程初期运营仪式举行,标志着郑许市域铁路建成投用。郑许市域铁路工程北起于航空港区长安路北站,南止于许昌市许昌东站,线路全长67.13千米,设站27座。全线采用最高等级自动驾驶运行系统,是河南省首条最高时速市域轨道交通线路。
(二)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
1、郑州新郑国际机场(Zhengzhou Xinzheng International Airport,IATA:CGO,ICAO:ZHCC),简称“新郑机场”,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和中牟县交界处,为4F级国际民用机场,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核心组成部分、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、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、“7×24小时”“全时段”通关国际机场、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机场、国际定期航班机场、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航空口岸。1997年8月28日,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通航。2013年5月,二期项目征迁开始。2014年1月,二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。2015年12月22日,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运。2016年1月7日,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启用。2016年3月30日,T1航站楼停用改造,所有航班移至T2航站楼运营。
园区地图及周边设施
- 高速
- 港口
- 机场
- 物流
- 生活
园区详情
招商政策
投资流程
土地招拍挂
厂房价格
注册公司
优惠政策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